文/虹野
现在教育问题重重,各有诉求,家长有家长的观点,学校有学校的培养目标。家长诉求不一,学校的培养目标却是非常明确的。
有的家长希望通过学校学习能够让孩子考入到一个好的大学;有的家长则希望孩子能够识文断字继承家业;有的家长则希望通过教育让孩子通情达理;有的家长则希望通过教育让孩子能够获得一技之长安身立命;有的家长则希望通过教育让孩子健康成长;还有家长则希望通过教育让孩子听话、孝顺…
我们的教育目标则是通过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,而学校目前则是主要为了让学生进入大学的考试做准备。
显然,当前的学校教育无法理顺国家的教育目标、家长需求,甚至学校根本没有弄清楚是为谁培养孩子。
若是为国家培养人,我们的教育是聚焦在“为进入大学而准备的基础知识”的教学上,在学校教育中几乎看不到“人”的存在,老师和学生无外乎是灌输和接受“简单”知识的工具,显然这样的结果并无法实现“人”的存在价值,更谈不上之说了。
若是为家长培养孩子,目前的学校并无法满足家长们五花八门的教育诉求,我们更加常见的是家长需要配合学校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。
突然发现,似乎学校就是为自己的所谓的升学率、学校荣誉而“教”只是契合了一部分家长的“诉求”而已。教育之所以这么不平静,无外乎是“择校”择校的目的肯定是为了满足家长的诉求,可惜的是浩浩荡荡“择校”数十年,才发现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是一样的,一切都是为“升学”而准备。
而不堪升学困扰的家长有的选择送孩子出国,有的选择送孩子读一些国际学校,也有其他送孩子读“女德班”“国学班”…
千校一面的同质化的学校根本无法满足国家层面、家长层面的需求,这里一个根本的症结在于没有弄清楚学校是为谁培养孩子。如果是为国家培养人,那么实现路径应该聚焦在“人”上,应该考虑到人的健康、思维、情感的发展,如果是为了家长培养孩子,那就应该让学校多元化。显然把升学作为唯一任务的学校也不是为大学培养孩子。
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:
家长
家长一般指父母,对孩子有教育的义务。旧称一家之主,指父母或其他监护人。一般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监护人(自然人)。一般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或者孩子的长辈。其并非法律术语,但与法律上的监护人或法定代理人的范畴比较近似,属于监护人或法定代理人的一部分。
newwisdom.net 新智慧教育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