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报讯 (重庆晚报-上游新闻记者 张春莲)“整个假期,从我们一起制定了计划开始,只有一个星期天没有学习…”24日晚,市民张路在朋友圈里晒出她和4岁儿子一起制定的寒假学习计划及完成情况。
记者看到,张路晒出的学习计划共25篇,从1月28日到2月22日(2月21日休息)每一篇就是一天的计划,每一天的计划都分项列出,每完成一项,就盖一个章。计划最少的一天只有1项学习计划,计划最多的一天有8项,尽管有8项,但除开数学网课和数学作业外,其他的运动、绘本、朗诵、唱歌、古诗等都属于玩。这25天的学习计划中,5天里有一小项或两小项没有完成盖章。
“我们去年11月来的三亚避寒,在附近一所幼儿园报名上了两个月,1月15日放了寒假。”张路说,放假后孩子在家空闲的时间太多,不能老看动画片。这样既伤眼睛又学不到知识,这个时候正好可以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。
“计划上看起来有时内容多,其实计划多的时候项目中很多是在玩的项目,最长的时间也不会超过2小时,时间最短的一天学习只有10分钟。”张路说,儿子已经上到了中班,可以学习一些知识了。于是她根据儿子的喜好,最初报了数学网课,后来又报了语文和英语。“除了网课的学习,还加上了一些孩子自己特别喜欢的其他内容,二十多天的时间,他主动学习的兴趣很浓。”
4个技巧帮助孩子学习
不少孩子自主学习时容易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”张路和孩子到底是如何坚持下来的?对此,张路总结出了四个技巧。
每天做计划,不做长期计划
张路说,其实从1月15日放寒假起就有做每周的计划,先画一张表格,先把网课填上去,再填一些计划。但发现这样的效果一点都不好,开始制定计划的一两天还完成得比较好,后面孩子的激情就减弱了,中途要是有啥事给耽搁了,后面执行起计划来,孩子也就越来越没有激情,于是后来就更改了制定计划:由每天晚上总结计划完成情况后,制定第二天的学习计划,第二天一早起来孩子还有新鲜感,便开始一步一步完成学习计划。
让孩子一起参与制定计划
“很多孩子都有逆反心理,大人要求的东西他偏不干,就算干也不一定是心甘情愿。”张路说,每天的学习计划,都是儿子一同参与制定,她只给儿子提建议,这样孩子的参与感会更强,自己承诺要学的东西,他自己也愿意去学,每学习完一项,他自己也比较有成就感。
计划学习的时间不宜太长
“学习其实是一个很累的过程,一定要保证孩子玩耍的时间,不然孩子会有逆反心理。”张路说,她和儿子一起制定的学习计划有时看似项目挺多,但最长的一天学习时间都不会超过2小时,最短的一天只有10分钟,比如唱一首歌只需要3分钟时间,背一首诗只需要1分钟时间,最长的时间只有数学网课,是40分钟,其他网课也都在半个小时以内,并且不是每天都有。
鼓励学习,不强迫学习
张路说,每天的计划都是儿子主动去完成,她不强迫学习,只是尽可能地鼓励孩子坚持学习。
点评
学习要保持兴趣和童真
重庆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、儿童教育心理专家周小燕说,张路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妈妈,每天总结和做计划,既保障了孩子完成计划的新鲜感,又养成“今日事今日毕”的习惯。让孩子一起制定计划,把定计划本身变成了亲子关系和学习任务,把家长要孩子干的事,变成孩子自己要干的事。孩子每日“打卡”让孩子养成了很好的时间观念,和对自己行为负责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,今天的事情今天做,从而收获成就感。最关键的一点,学习计划最满的一天任务中,也包含玩耍项目,加上一些玩的项目最长执行时长也不超过2小时,保证了孩子充分的玩耍时间。
周小燕还表示,幼儿的学习要保持兴趣和童真,对于幼儿来讲保证其玩耍的时间应为最长。一般来讲,幼儿每天除开吃饭、睡觉的时间后,学习和玩耍的时间可保持三七比例。
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:
学习
学习,是指通过阅读、听讲、思考、研究、实践等途径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。学习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种:狭义:通过阅读、听讲、研究、观察、理解、探索、实验、实践等手段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,是一种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(知识和技能,方法与过程,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)的行为方式。广义:是人在生活过程中,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方式。
newwisdom.net 新智慧教育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