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靠谱”是现代社会对一个人最高的评价之一,用知乎上的一个高赞详细解释就是:
“凡事有交代、件件有着落,事事有回音。”
孩子小,不懂事
这句话相信很多父母都不陌生,有个特别典型的事例:
有个熊孩子去亲戚家串门,把矿泉水倒在钢琴上,主人问他在干嘛,孩子回:“帮你洗钢琴。”
家里大人闻声赶来,赶紧替孩子开脱:
“哎呀,小孩子不懂事,他这也是好心。”
主人无奈,只有算了。
半年后父母带孩子去商场玩,孩子把半瓶可乐倒在价值68万的钢琴上。
而这次,一句“孩子不懂事”就很难糊弄过去了。
因为父母的当面袒护,背后撑腰,孩子才如此没有敬畏心,同样的错误,他能肆无忌惮地犯第二次、第三次......
年纪小不是保护伞,孩子的行为总得有人来买单,今天你可以挡在孩子面前,未来新的麻烦是少不了的。
人们常说,树大自然直,但请相信,从小放任一棵树苗肆意胡乱生长,长大后是直不起来的。
同样是闯祸,有两个学生,骑着电瓶车的时候不小心刮蹭掉路边一辆轿车的车漆,两个孩子没有离开,反而从书包里拿出纸和笔,写下道歉信:
“叔叔(阿姨)对不起,我们不小心碰到了您的车,这是我父母的电话......”
车主看到后,十分感动,没有责怪孩子们,反而称赞孩子们的父母教育得好。
这份担当的勇气,源于父母正确的教育和给予的信任。
两个事例中,孩子截然相反的两种表现,是背后家庭教育的差别。
孩子错过了事情并不可怕,家长的教育缺位才是最大的问题。
“你只用搞好学习就行,其他事不用你操心”
生活中,经常听到父母这样形容孩子:
酱油瓶倒了都不知道扶一下。
她的儿子正在读高二,很宅,喜欢打游戏,也不怎么关心家里的事情。
有一天爸爸在网上买了东西寄到家里,快递很重,他们家住5楼,又没电梯,妈妈想喊孩子帮忙,孩子嘴上说着:“知道了!”却半天不离开电脑边。
楼下快递员催得急,妈妈没办法,只好一个人把东西搬上来。
搬着东西爬楼的时候,她真的有点委屈:儿子已经长得比她高了,为什么对她这么冷漠?
像这种情况,都是孩子从小没有养成对家庭付出的习惯。
有的大人很小的时候就告诉孩子:
“你什么都不用做。”
“这里不用你!”
“你搞好学习就行。”
次数多了,孩子就认为家里是不需要他的付出的。
正如李玫瑾教授所说:
“都交让妈妈来吧”
比如,有的孩子没带作业本,他从不觉得是自己的问题,而是父母没有提醒,没有帮他放好作业本。
这样的孩子,很少从自身找原因,都是别人的问题。
在《孩子,把你的手给我》一书中说过:
我看过这样一则故事:
一位企业家开车送女儿上学,到了学校门口,女儿却迟迟不肯下车,最后开始哭哭啼啼:“爸爸,你能陪我一起去教室吗?”
原来孩子没有完成作业,怕老师批评,她觉得爸爸是很有名气的企业家,看在爸爸的面子上,老师也许可能不会批评自己了。
这位反倒是父亲很冷静,他告诉女儿:“要知道,你今天不想面对的,明天还是要必须去面对。”
最后,还是女儿一个人走进了教室。
END
如果你觉得我们的文章有用、有料、有趣,请点“在看”或设为“星标”★!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!期待每期准时相遇!
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:
孩子
《孩子》讲述的是20岁的布鲁诺和18岁的索尼亚,靠索尼亚的津贴和布鲁诺手下的小偷们生活。索尼亚刚刚生下了两人的孩子吉米,而布鲁诺过惯了无忧无虑、自由自在、只关心钱的日子,他该如何做一个父亲呢?这个新生儿的到来比预料的情况要复杂,布鲁诺很难接受父亲这一新的身份。电影《孩子》再度摘取了金棕榈大奖。
newwisdom.net 新智慧教育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