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,雷哥GMAT就给大家汇总了近5年中国GMAT考生大数据,所有数据均为GMAT考试GMAC发布!
备考时间
超过三分之二的中国GMAT考生备考时间少于6周甚至更少。
从GMAT考试给出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,在中国,大部分考生的有效备考时间集中在4-6周。
裸考:4%
小于1周:7%
1-3周:27%
4-6周:34%
7-9周:15%
大于10周:12%
中国GMAT考生中,取得700分以上成绩的同学,平均有效备考时间为120个小时。
图片
GMAC数据
PS.以上备考时间均为有效备考时间。
GMAT考试属于短期类突破型考试,建议大家首次备考2个月是最佳的,后面预留二次刷分时间。
建议复习顺序
词汇+长难句+OG(第一遍不计时做纸质题目,第二遍计时精刷,第三遍错题)中间可以配合Manhattan一起看。+prep模考(07/08/12)+prep模考软件+考前一周看IR&AWA&鸡精&你的错题
雅思7分+,托福100+的同学可以直接略过词汇和长难句部分。
备考人数&月份变化
根据GMAC数据显示,60%的GMAT考生集中在8月-12月期间考试。这一趋势在中国GMAT考生上尤其明显。
中国GMAT考生2-7月进行考试的考生相对较少,8-次年1月达到顶峰,这和申请季的时间线也是完全吻合的。
GMAC数据
GMAT均分
从2018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,2019年考试年(TY2019)中国共有7万GMAT考生参与考试,和2018年的7.1万略有下降。累计向商学院发送成绩单9.5万份。
男女占比上,2019中国GMAT考生男女比3..8,女性考生以绝对压倒性优势超过男性,和全球GMAT考生的男女占比形成强烈的对比。这也是为什么你在考场总是看到很多小姐姐的原因啦!
中国GMAT考生均分在2019为581分,和2018年的584分相比,下降3分,数据基本上回到了2015、2016年的状况。
考试顺序
GMAT考试为GMAT考生3种做题顺序供选择,数据显示,66%的考生选择了先考数学再考语文-IR AWA的顺序。仅仅只有10%的考生选择GMAT考试的原始顺序AWA-IR-Q-V.
PS.考试顺序的选择建议考生结合自身情况来做决策。
二次考试提分情况
41%的中国GMAT考生进行了二次/三次...备考
同样的时间下,印度GMAT考生比例仅27%,美国考生比例仅20%。
GMAC数据
在2014年-2018年的这个时间段,各个国家多次备考的比例均有所上升,这和GMAT考试改革后取消了“取消成绩的C标志”有很大的关系。中国超一半考生(57%)进行了2次甚至多次考试,这也从侧面印证了GMAT考试的难度。
在二次备考提分上,GMAT分数越低,对应提分概率也就越大。在提分能力上,中国GMAT考生明显高于美国和印度考生。但是刷的次数越多,可提分效果也就随之下降。
因此GMAT备考建议是尽量在2-3次出分是最好的,拖得时间越长,反而越不容易出分。
图片
图片
GMAC数据
二次/多次考试单项提分情况:
Verbal
Quant
以上就是本次雷哥GMAT给大家带来的中国GMAT考生相关数据了,时间推进到6月中旬,距离fall2021申请季最后冲刺时间,大家可以合理的安排备考时间,早备考,科学备考,高效出分,完美对接申请季!
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:
备考
释义:(1).谓留作参考。(2).指(书册、文件、表格)供参考的附录或附注。
考生
考生是指报名参加入学考试的学生。
解决方法:解决方法:考生可以在备考阶段锻炼自己的意群训练能力,即读句子的时候不要按照词汇进行,而是根据意群对句子结构进行有效划分,抓住句子的主要成分,快速理解句意。这样既能节省时间,又能保证准确理解文...
最近不断有同学问到GMAT备考需要多久?每天需要花多少时间去备考?无论你是备考新手,还是已经“身经百战”的老手,只有对考试足够了解,备考时间规划够清晰,才能让整个备考过程事半功倍!因此雷哥在这里整理了...
newwisdom.net 新智慧教育网